天心区新开铺街道
近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政府部门从上到下,作风都大为改观,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但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办事员很热情,但“办事能力”差强人意;对方话语很温暖,但事儿办的却让人透心凉;接待员礼貌回复“这个事情不在职责范围内,你去找某某某”,跑来跑去也找不到谁来落实,冤枉路走了一遭又一遭。群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难怪有人感慨,碰到“软钉子”,最无奈。
“事难办”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办事流程繁杂、分工不明的原因,也有服务水平不高、办事能力不强的限制,还有“官本位”、“权力本位”的文化劣根,但归根究底还是我们一些干部的服务意识、职业修养存在问题。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作风建设不能满足于化解“门难进”的尴尬,服务群众不能止步于“脸难看”的好转,要造福于民还得真正破解“事难办”的困境,干在实处。
服务群众要做到“嘴到”。群众要办事儿,心里急切,说话难免急躁、甚至词不达意。这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礼貌引导,摸清情况,细致讲解。用亲切地问候打消群众的顾虑,用有效的话语赢得群众的信任,让群众清楚了解事情办理的程序,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及事儿办理的时效,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安心乐意地将事情交给你来办。
服务群众要做到“手到”。“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只会动动嘴皮子不作为,拿了俸禄不干事,这样的庸官、懒官、太平官要之何用?比如办事需要证明材料,群众不明要求也不会写,干部简单分派、撒手不管,让群众几经辗转、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还不行得重来,把群众折腾的够呛,事儿还没办好。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所以,干部还得勤动手,帮助群众尽快“办好事”。
服务群众要做到“心到”。诗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干部来自于民,被群众养活,就应当为群众办事而不应高高在上,就必须有群众观念,急群众之所急。工作中,能通过电话解决的决不让群众上门咨询,能一次办结的决不让群众多次来访,能化繁为简的决不横生枝节让群众瞎折腾。只有心里想着群众,才能把事儿办到群众心里去。
群众来办事,就是希望把事儿办妥办好,这才是检验作风最重要的标准。可以说,态度好了,只是作风建设的开始,最终还是要优化流程、明确分工,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树立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这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否则,“笑脸”也会沦为另一种形式主义,转作风、优服务、树形象也会沦为一纸空谈。
来源:新开铺街道
作者:新开铺街道
编辑:徐拓
本文链接:https://wap.tianxinxw.com/content/2014/12/17/576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