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是执政党的巨大挑战。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形象代表,如何做到让人民满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即党的作风,抓住党的“五风”,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要让人民满意,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一、长抓不懈,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目前工作中遇到的现实状况出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作风建设的灵魂和主线。解放思想是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每名党员都要有一种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勇于吃苦、甘冒风险的思想境界,知难而上,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一种“不图虚名说实话,心想发展办实事,扎实苦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步步扎实,一件一件地做事情,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二是强化党员服务意识,摆正自身位置。党员干部就是服务。具体表现为对上负责、为下服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强化为群众服务意识。不能把“服务”当口号喊,而是要有扎扎实实的举措和行动。每个同志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为基层服务作为自己必须履行好的责任,多一点具体指导,少一点一般号召。
三是强化改造党员世界观的意识,始终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强化党员清正廉洁,真正为党、为人民、为集体做点事的意识。帮助党员培养淡泊名利,事业为重情操,能甘于淡泊、默默无闻,长时间里和不良思想较量的韧劲,管住小节,从小事抓起,不该去的地方不能去,不该要的东西不能要,不该玩的东西不能玩,在工作中能团结同志,有与人为善,真诚相待,坦诚相见。
二、紧抓不懈,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等。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问题。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再次强调学风问题,要求领导干部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一要坚持领导重学,形成重视学习的良好风气。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做学习的表率,当学习的楷模,带动本单位、本地区的学风建设。实践证明,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主要党员领导干部重视学习,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地区的学习风气就浓厚,反之,则把学习当任务来应付,缺乏活力与生机。
二要坚持制度管学,形成持续学习的生动局面。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的载体,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要健全完善学习例会、教育培训以及评学考学等制度,把学习考核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委以重任和提拔重用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干部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要坚持实践促学,形成人人爱学的高度自觉。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要与解决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坚持向实践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课堂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严抓不懈,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个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是必须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世界观建设。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必须搞好与工作作风建设相配套的体制改革。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干部制度尤其是干部任命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的监督机制。
三是要注重党员干部的实干。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办好事,真真实实的为人民群众着想,不铺张浪费,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廉洁从政,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党的工作的优良作风。
四是严厉整治和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加大明查暗访工作力度以最坚决的态度,严厉整治和严肃查处效能低下、懒政怠政、不负责任、执行不力、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人和事。
四、常抓不懈,加强领导作风建设
领导作风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党的领导作风的核心,贯穿一切领导活动之中。“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一是强化法规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和“从严治政”的要求,严格组织制度,严肃组织纪律,研究制定较为系统、配套的规范性的机关管理制度。如实行政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实行承诺服务;建立会议呈报审批制度、检查评比申报审批制度、国家公务员廉洁从政制度等。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狠抓落实,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
二是加大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激发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内驱力。加大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岗位职位规范体系,采用“凡进必考”的办法录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把好入口关,同时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淘汰制、重大问题谈话制、公示制、承诺制以及责令辞职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加大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的力度,扩大群众参与度和选用干部的透明度,准确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
三是加强监督,各级纪检机关全力履职。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进一步抓好大案要案查处,进一步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工作,进一步抓好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创新,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五、照抓不懈,加强生活作风建设
生活作风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干部生活作风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及其成员的精神风貌,与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等一起构成党的整体形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8小时外的监管。要充分发挥组织、群众、网络、传媒的监督作用,积极探索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生活行为的监督。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班子成员中的一些苗头性倾向和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批评教育,把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二是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起好表率示范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时无地不在经受着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一定要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声誉,时刻绷紧廉政弦,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全方位的管好自己。不能再金钱美色面前丧失意志,不能沉湎于那些灯红酒绿的情色场所,不能在人际关系中只顾吃吃喝喝而失去党性原则,不能在处理个人和群众利益时只考虑个人利益。要时时处处做反腐倡廉的模范和表率。
三是提升品行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工作上勤勤恳恳,而且在生活情趣上也要健康向上,生活作风上严肃认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豁达乐观的生活襟怀,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围绕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展开的。党风就是形象,党风就是力量,党风就是生命,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大力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我们党的战斗力才能更加坚强,我们的组织才能让人民真正满意,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扎实,党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来源:南托街道,
作者:彭银燕
编辑:徐拓
本文链接:https://wap.tianxinxw.com/content/2015/10/09/575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