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社工助力校园文化传承 做社区居民贴心人
2019-09-18 11:20:12 字号:

让社区孩子们感受“城南印象”

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老街旧迹和埋藏在老人们心底里的老故事,逐步淡出了年轻人的记忆。特别是来长沙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子弟,让他们了解所居住在城南路有什么样的过去。长沙市城南路街道社工站立足于历史文脉,打造“城南印象”城南路街道文化传承项目。让老街巷、老居民的故事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让居住在现代的孩子们,也有机会更真切地体验、学习家的文化;让归属感在孩子和年轻人心里生根,继续创造和传递新的长沙记忆。

历经半年,城南路街道社工站通过走访挖掘,记录了街道34个各式各样的老故事,激发大家参与文化保育的热情。寻找为孩子讲述文化故事的老人,体现文化传承意义,凸显文化认同感。开展文化宣传保育活动,鼓励教育儿童青少年传承文化记忆、爱护传统文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老人获尊重、孩子受教育、文化得传承”既带动了社区老人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增强文化自信,也促进了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新城南人提升归属感。

社工在寻找“城南记忆”的同时,积极发掘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针对居民需求运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提供个性化社工服务。

家住古道巷社区大古道巷的81岁的孤寡老人彭娭毑一生未婚未育,与邻里关系不好,娭毑认为邻居欺负自己无儿无女没有依靠,经常偷她家水电,想要谋害她。社工运用尊重、接纳、倾听等专业技巧,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疏导其愤怒情绪,澄清非理性的表达和需求。经过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后,社工协调案主与邻居之间的关系,邻居自愿承担案主水电开销,签订邻里和睦协议,缓和邻里关系。“第一次见到小朱时,我还一直拉着她讲我的不幸,现在她们经常来看我,我的生活都有了盼头了。”86岁的刘娭毑是一位失独丧偶的独居老人,由于情绪低落,常常哭泣,导致视力低弱,自理能力差。社工运用同理心给予案主情绪方面的支持,引导案主学习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在社工和古道巷计生专干的陪伴和关心下,娭毑逐渐开朗起来。为缓解娭毑的经济状况,社工联合古道巷计专干走访帮助了彭娭毑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

来源:城南路街道,

作者:蒋芳

编辑:徐拓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