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妙高峰:在光阴流转里品读城南旧事
2024-08-22 16:15:01 字号:

妙高峰:在光阴流转里品读城南旧事

如何读懂一座城?

有人,选择城市里的博物馆;有人,选择泛黄的城市札记;还有人,选择用脚步来丈量……

穿城而过,走读长沙,每一步都是城市进化的精细切片。

日前,第二批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公布,长沙西文庙坪、妙高峰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何妨以妙高峰——这处位于长沙历史步道最南端的“旧时长沙城南第一名胜”为起点,用最文艺的调调,走一次长沙最古老的道道。


图片


湘江之畔,书院路上,路旁矗立的青灰色建筑群与橘子洲上的青年毛泽东雕像隔水相望,这里,便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一百多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恰同学少年”在这里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用理想与热血点燃了燎原星火。


图片


从南宋张浚、张轼父子在妙高峰创建城南书院开始,到“城南书院”更名为“湖南师范馆”,再到当下的“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校区”,这“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从来书声琅琅。

这里,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求学问道、精神成长,保存着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这里,走出了三位中共一大代表,涌现280余名革命烈士。

漫步校园,绿荫环绕。白色拱门连缀成西式连廊,中式的天井和门庭交相辉映,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图片


一代伟人以冷水浴“练习猛烈与不畏”的城南古井、见证“三不谈”的第八班寝室,还有矗立在校园中的青年毛泽东与蔡和森、周世钊、罗学瓒等在庭院论道的群雕……光影交错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


图片



图片


顺着长廊一路向东,拾级而上,便可登上妙高峰。葱郁树木间,是城南书院创办者张栻右手握书、左手扶剑的汉白玉雕像。

在刚过立秋的长沙,这场以妙高峰为起点的CITY WALK,带来的是一趟“身处繁华心若素,欲向古朴味自来”的行旅——墙内是书院的书声琅琅,墙外是妙高巷的老长沙慢生活。


图片


妙高峰巷因旧时长沙城南第一名胜妙高峰而得名。如今巷子口还立有“妙高峰城南旧事街”的牌坊。

沿巷子往里走,左侧便是大名鼎鼎的城南书院旧址。据称张浚、张栻父子当年在此创建的城南书院,建有纳湖、卷云亭等十景,风光无两。而今,走在红墙绿树旁,都市的喧嚣被抛之脑后,沿途的民居小巷被“水泽”“风煦”“福地”等一个个吉祥的名字串联起来,站在这些清末民初风格的长沙民居前随手一拍,就是一张超有范的朋友圈集赞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短短的小巷里,除了偶遇散布的趣味小店,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天一美术馆”。美术馆对面的小巷里“藏”着天心非遗青创基地。在这里,走街、串巷、逛展,是文艺青年走读妙高峰的最正确姿势。


图片


小巷尽头有一口百岁古井,有人称之为“老龙潭井”,这或许是种误读。

据传,真正的老龙潭当年与城南书院的纳湖相连。朱张会讲的二位大咖,就是直接从城南书院登舟,经老龙潭、大椿桥、张公桥前往朱张渡的。


图片


在妙高峰北坡,是赵汝愚福王墓。有意思的是,福王赵汝愚生前并非王爷,而是右丞相。因为官正直,有“奠安社稷之功”,为当时专权的外戚韩侘胄忌,遭诬陷后于被贬途中暴毙。韩侘胄伏诛后,朝廷为赵汝愚平反,才封其为福王。昔年的福王墓旁还建有一座青山祠,取“青山有幸埋忠骨”之义。

从福王墓一路向下,便是有“戏窝子”之称的青山祠街区。在这里,街两旁的墙上有很多石板雕刻画,《琵琶记》《追鱼记》《白兔记》《拜月记》……每一幅都对应着一部花鼓戏。举起手机扫个码,艺术家们演绎的经典剧目随时可享,梨园春色扑面而来。


图片


生、旦、净、丑,扇、巾、斧、钺,关汉卿、田汉、欧阳予倩……或浮雕或漆画,戏曲声似在耳。有兴趣的票友,还可以到位于街区里的天心区文化馆走一走,听一听“唱大戏”,韵足传统戏曲的味。

其实,自妙高峰巷出发,穿过厚重的历史,走过烟火人间,最终又在青山祠回归都市繁华,这并非当代文艺青年的发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早在民国时期,从1924年吴晦华编著的《长沙一览》,到20世纪30年代邹欠白编著的《长沙市指南》,再到1947年的《新长沙市指南》,这些书籍刊载的长沙游览线路,就将长沙历史人文胜迹游览分为了东南路、西路和北路数段,称为“游路”,其中就有“从妙高峰北麓西行,经卷云亭、潇湘一览亭,可探福王赵汝愚墓,再从青山祠西北行,可探陶公祠祭拜陶侃”的记载。


图片


图片


一座书院,延续城市文脉;一个街区,承载城市记忆。

所幸,妙高峰已被列为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西文庙坪和妙高峰街区将很快迎来其保护规划的落地。

至此,长沙已拥有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5处,数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如何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仍是一份待解的答卷。

昔人曾问:“漫说文津和道岸,迄今遗绪几时肩?”而今,面对同题问答,愿我们终能交出一张漂亮的“长沙答卷”——从此,千年书院不老,烟火老街长存。

来源:“长沙自然资源和规划”公众号

编辑:黄时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